和田玉屬于日常銷售不錯的美玉之一,都說玉養(yǎng)人,哪也得是真的玉才可以,今天就用顯微鏡來看下和田玉的微觀樣子。
看和田玉的機構表面我們就可以使用體視顯微鏡來觀察其結構表面光澤,天然和田玉籽料對著日光轉動觀察反光面,使用顯微鏡放大檢查看不到打磨面及打磨痕跡,反光光澤在轉動過程中均勻不變。仿和田玉籽料放大檢查可以觀察到打磨面呈線狀,反光光澤在轉動過程中有變化。
天然和田玉籽料在河流搬運過程中,因碰撞會留下大小不等的碰撞坑,大的形成裂紋,小的放大檢查發(fā)現與表面不齊, 以坑形式存在,表面的光滑度達不到人工打磨的程度,坑內平滑,光澤度與外部基本一致。
仿和田玉籽料如果表面光滑度高,或者看不到碰撞坑,即使有碰撞坑,光澤度亦低于籽料,而且坑中的光澤度與外部光澤度相差較大。
天然和田玉籽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會有大小不等的裂紋,裂紋處一般都被氧化物充填或經氧化形成氧化面,氧化面顏色呈浸染狀分布。
仿和田玉籽料的裂紋系人為留下, 干凈無充填物,可見新鮮裂痕,有些也會被人為充填一些物質或染色。
體視顯微鏡下表面刮擦痕跡:和田玉籽料的表面廣布著大小深淺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沖擊凹坑,凹坑的邊緣輪廓參差不齊,坑壁及坑底的光潔度和光澤與坑與坑之間的表皮一致;磨光籽料的表面分布著數量較少,大小形態(tài)相對均一的沖擊凹坑,凹坑的邊緣輪廓清晰明了,坑壁和坑底的光潔度和光澤明顯弱于坑與坑之間的表皮。
和田玉籽料的表面稀疏分布著刮擦凹槽,凹槽的深度較淺,槽壁不明顯,縱向上呈間斷不連續(xù)狀。這與在河流中刮擦和田玉的介質(為河流中的石英及長石砂礫)通常沒有尖銳的棱角且摩氏硬度與和田玉相似有關;仿和田玉籽料的表面通常廣布著較多的刮擦凹槽,凹槽的深度較深,槽壁較寬且光潔平整。
體視顯微鏡下皮色特征:和田玉籽料的表面,其外皮鐵質浸染物的顏色不均勻,有深淺變化,層次分明,過渡自然,且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由內向外分別為:黑色——暗紅色——棕色——黃色——淺黃色,黑色常以斑點狀生長在浸染物的中心。
鐵質浸染物多沿裂隙呈線狀分布,并逐漸向外擴展,其兩側常伴有沿同一方向分布的不透明風化物;鐵質浸染物也可呈團塊狀、斑點狀在籽料的結構薄弱部位獨立存在,其周圍也常常伴隨有不透明風化物。
通常色在裂隙處生長,但并不是所有籽料在薄弱處都有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鐵質浸染物不只存在與表面,還浸潤到籽料的肉內,由結構中透出。
部分籽料帶有樹枝狀、水草狀浸染的色皮,形成天然的假化石。籽料的皮上面經常出現顏色深淺變化明顯的“圈點”、“圈線”,而仿和田玉籽料的表皮上則無此現象,只是硬生生的浮在表面的一層顏色。
同一塊籽料上色皮部分與無色部分的光澤一致。而仿和田玉籽料的皮色顏色單一,沒有天然籽料的皮色由黑色(斑點)— 暗紅色— 棕色— 黃色— 淺黃色的顏色漸變特征。
色彩僵硬,表現沉悶,無層次感,并且浮于表面,而不像天然籽料皮色那樣浸潤到玉肉里,觀察剖面,可見皮肉界線分明,完全沒有過渡。
人工染色的著色層次分明不明顯,過渡不自然,上色位置的光澤弱于無色部分。 染色磨光籽料的色皮著色均勻、整齊劃一。
采用了酸洗的方法將沉積在裂隙中的色素去掉以人為制作色的層次感的仿和田玉籽料,酸洗后裂隙處結構疏松、有溶蝕孔洞,并且會導致玉料光澤和油潤度明顯降低,顯得特別干澀。
有關儀器產品您可以選擇》》》21li.cn/product/tishixianweijingxilie/sanmutishixianweijing/2014-02-26/117.html